《如懿傳》是去年熱播的一部清宮劇,劇中的如懿即歷史上的乾隆繼後,一反我們常見的反派形象,成為作者筆下最善良的正派,而其他一些妃嬪大多數卻成了反派,反派之中最可愛的當屬貴妃高晞月了,她雖然一心想要爭寵,卻總是被別人利用,最終落得凄慘離世的結局。
高晞月的原型是歷史上的慧賢皇貴妃高氏,這個高氏在乾隆後宮的地位可不一般,她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眾妃之首了。
關於高氏的生年,史料中沒有記載,估計與乾隆年齡相仿,稍小一兩歲,大約在雍正初年,高氏以使女的身份入侍皇四子弘曆(乾隆),據推測應該是第一批入侍弘曆的使女之一。弘曆是雍正早年看中的繼承人,將高氏安排到弘曆身邊,可以說是雍正一手促成的,為何呢?
雖然高氏出身內務府包衣,但乾隆曾在祭文中稱其「誕育名門」,可見高氏的家世應該是很不錯的,而且高氏還有一個了不起的父親,名叫高斌,是雍正年間的治河能臣,官至河道總督,想必對高斌的器重才是雍正將高氏分給弘曆的關鍵所在。
其實雍正本來是想將高氏指給弘曆為側福晉的,不過,從皇室規定來看,只有八旗出身的旗女才能被指給皇子為側福晉,而那些內務府的包衣女子一般成為皇子的侍妾,生下兒女才能賜封為側福晉。然而,雍正卻算錯了一點,這高氏的身體一直不太好,因此她一直沒有能夠給弘曆生兒育女,不過,雍正卻打破祖制,直接將高氏超拔為弘曆側福晉,時間為雍正十二年三月。
乾隆繼位後,他潛邸的妻妾跟著住進了紫禁城,在進行分配位分時,高氏被冊封為貴妃,僅次於中宮的孝賢皇后,成為乾隆初年的眾妃之首,而且還享受到了王公福晉、公主跪拜行禮的榮耀。除此之外,乾隆還下令將高氏一家由包衣抬入滿洲鑲黃旗,可見高氏在乾隆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,而另外一位側福晉那拉氏則只被封為嫻妃,相比之下,要暗淡一些了。
雖然高氏受到了乾隆前所未有的寵愛,但她的身體卻越來越差,到乾隆十年已經病入膏肓了,如是,乾隆立刻下旨將其晉陞為皇貴妃,僅過了兩天,高氏便香消玉殞,年齡估計在30歲到35歲之間。隨後,乾隆給高氏選定了一個不錯的謚號:慧賢皇貴妃。
乾隆十七年,乾隆在聖水峪的皇陵(裕陵)落成,這一年,乾隆下令將孝賢皇后、慧賢皇貴妃和哲憫皇貴妃葬入裕陵地宮,由此,高氏便成了乾隆第一批入葬皇陵的妃子了。
參考資料:《清史稿》《清高宗實錄》《陵寢易知》
如懿傳中她是最可愛的反派,卻是乾隆眾妃之首,死了還被葬入皇陵
《如懿傳》是去年熱播的一部清宮劇,劇中的如懿即歷史上的乾隆繼後,一反我們常見的反派形象,成為作者筆下最善良的正派,而其他一些妃嬪大多數卻成了反派,反派之中最可愛的當屬貴妃高晞月了,她雖然一心想要爭寵,卻總是被別人利用,最終落得凄慘離世的結局。
高晞月的原型是歷史上的慧賢皇貴妃高氏,這個高氏在乾隆後宮的地位可不一般,她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眾妃之首了。
關於高氏的生年,史料中沒有記載,估計與乾隆年齡相仿,稍小一兩歲,大約在雍正初年,高氏以使女的身份入侍皇四子弘曆(乾隆),據推測應該是第一批入侍弘曆的使女之一。弘曆是雍正早年看中的繼承人,將高氏安排到弘曆身邊,可以說是雍正一手促成的,為何呢?
雖然高氏出身內務府包衣,但乾隆曾在祭文中稱其「誕育名門」,可見高氏的家世應該是很不錯的,而且高氏還有一個了不起的父親,名叫高斌,是雍正年間的治河能臣,官至河道總督,想必對高斌的器重才是雍正將高氏分給弘曆的關鍵所在。
其實雍正本來是想將高氏指給弘曆為側福晉的,不過,從皇室規定來看,只有八旗出身的旗女才能被指給皇子為側福晉,而那些內務府的包衣女子一般成為皇子的侍妾,生下兒女才能賜封為側福晉。然而,雍正卻算錯了一點,這高氏的身體一直不太好,因此她一直沒有能夠給弘曆生兒育女,不過,雍正卻打破祖制,直接將高氏超拔為弘曆側福晉,時間為雍正十二年三月。
乾隆繼位後,他潛邸的妻妾跟著住進了紫禁城,在進行分配位分時,高氏被冊封為貴妃,僅次於中宮的孝賢皇后,成為乾隆初年的眾妃之首,而且還享受到了王公福晉、公主跪拜行禮的榮耀。除此之外,乾隆還下令將高氏一家由包衣抬入滿洲鑲黃旗,可見高氏在乾隆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,而另外一位側福晉那拉氏則只被封為嫻妃,相比之下,要暗淡一些了。
雖然高氏受到了乾隆前所未有的寵愛,但她的身體卻越來越差,到乾隆十年已經病入膏肓了,如是,乾隆立刻下旨將其晉陞為皇貴妃,僅過了兩天,高氏便香消玉殞,年齡估計在30歲到35歲之間。隨後,乾隆給高氏選定了一個不錯的謚號:慧賢皇貴妃。
乾隆十七年,乾隆在聖水峪的皇陵(裕陵)落成,這一年,乾隆下令將孝賢皇后、慧賢皇貴妃和哲憫皇貴妃葬入裕陵地宮,由此,高氏便成了乾隆第一批入葬皇陵的妃子了。
參考資料:《清史稿》《清高宗實錄》《陵寢易知》